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栗德祥:怎样建设绿色生态城

admin 2012-04-09 来源:景观中国网
        有人说,生态城就是一个大的绿色建筑。没有汽车尾气,空气清新沁人心脾。白天,阳光会透过墙壁洒遍各个角落,到了夜晚,积蓄的阳光可以将灯点亮。绿色出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人们心目中生态城的模样

        有人说,生态城就是一个大的绿色建筑。没有汽车尾气,空气清新沁人心脾。白天,阳光会透过墙壁洒遍各个角落,到了夜晚,积蓄的阳光可以将灯点亮。绿色出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人们心目中生态城的模样。生态城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是否拥有低碳、零碳建筑的城市就是生态城?规划初期应该怎样做?为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栗德祥。

        技术、运行管理和人文行为是生态城发展路径的三个层面
   
        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马斯达尔生态城,体现了人们建设理想化的生态城,实现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循环再利用全覆盖的决心。该项目由于其高技术性、高集中投入,推广的可能性有限。第二类是奥地利的林茨“日光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哈马碧滨水新城,这些是由老工业区或港区用地转型而精心打造的生态新区,面积不大,功能相对单一,具有一定程度的实验性,生态化技术全面而实用,是精致型生态新区的典型。第三类是库里蒂巴、埃朗根和弗莱堡的“生态城市”,这种类型代表了既有城市更新改造提升为生态城市的实践努力。内容包括可控的土地开发利用、低碳交通引导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改造与绿色建筑、三废处理及循环再利用等,是持续优化型生态城市的代表。
   
        我国如何建设生态城?栗德祥说,要建设低碳型的生态城市、低碳型的生态社区,低碳型的绿色建筑,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城的目标,需要从两个方向作出努力,一是减少碳源。包括资源节约和能源结构低碳化,以及城市各系统的高效运行低碳排放。二是增加碳汇。包括保护好森林、海洋、湿地,改良土壤,植树造林,发展贝藻养殖等,增加碳汇能力。

        如何实现生态城的建设?栗德祥认为,其低碳发展路径大体有三个层面,就是低碳技术层面、运行管理层面和人文行为层面。在低碳技术层面,主张实施“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策略。要特别注意因地制宜,优先进行气候设计,让自然做功。要抓住关键,对症下药,采用适宜技术,强调技术的应用条件。在运行管理层面,要强调提高城市和建筑的空间使用效率、功能运行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在人文行为层面,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增强低碳意识,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参与。如果说技术层面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必要条件,则管理层面和行为层面就是充分条件。这三个层面缺一不可,必须协同共进,互相依存。

        重视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不能照搬其他城市做法

        在采访过程中,栗德祥教授强调生态城前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个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适不适合建生态城,是否具备建设生态城的条件,需要经过认真论证、考察、规划、设计,不能匆匆上马。生态城的建设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做法。别人的经验可借鉴,但不能照抄。每个生态城的发展条件、目标定位、实现路径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生态城的个性塑造。

        栗教授长期从事低碳城市的研究,曾参与并完成獐子岛的低碳发展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规划和设计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现状分析和目标定位,包括城镇现状调研和政策环境分析,城镇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资源承载力和足迹评价,碳足迹和碳汇分析,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第二步,发展模式和技术路径的探讨,包括能源产业交通、环境工程、绿建等系统的绿色化和低碳化,建立城镇循环型低碳发展模型,完成城镇低碳发展路径情景分析和行动路线图。第三步,空间形态与规划控制,包括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生态规划用地控制,低碳城镇的城市设计。
 

        生态城需要产业的支撑、适宜的技术
  
        目前生态城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生态城建设速度太快,难于打造精品;有时摊子铺得太大,战线太长,资金跟不上,无法形成滚动发展;缺乏产业的支撑,生态城发展动力不足等。这些都会制约生态城的发展。

        要提倡生态城混合功能布局,避免形成仅以房地产业为主的“睡城”。生态城要求生产、生活、娱乐、购物功能混合在一起,减少交通出行,提高运行效率。应结合规划,选择特色的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使生态城真正建成低碳绿色之城,创新宜居之城。

        政策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栗德祥认为城市的发展目标一旦确定,就要锲而不舍地、持续优化地去实现它。这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是关键。库里蒂巴、埃朗根和弗莱堡“生态城市”三个城市的前任市长都曾分别连续在任长达16年、24年、9年以上,在制度政策、技术资金投入、管理效率等方面不懈努力,其可持续发展实际效果非常可观,三个城市成为举世公认的生态城市。
  
        栗德祥强调,应选择适宜的技术。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大,不是每一样绿色技术都可以南北“通吃”的,有些绿色技术比较适用于南方,而有些绿色技术只适用于北方。绿色技术多样而复杂,节能减排贡献率高低不一,在选择绿色技术时,应优先选择那些节能减排贡献率高的技术。在技术整合中应尽量避免技术策略之间的“撞车”。同时还要考虑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我们应该优先选择那些成本低、节能效率高的绿色技术。
  
        在我国,通往真正生态城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观念、体制、政策、资金、技术,一个都不能少。生态城建设需要全民参与,需要人们提高认识,让人们意识到生态城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注重政策的连续性,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需要配套的体制机制,多方合力,使生态城建设越来越好。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