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全生:如何更好推中国城市化?
乔全生
AECOM集团中国区总裁,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伯克利大学建筑硕士、哈佛大学城市设计硕士。在美国和亚洲各地有丰富工作经验,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主要作品有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天津海河两岸复兴规划、北京奥运匹克水上公园、上海陆家嘴明珠环等。
我是一个城市工作者,幸运地处在这个复杂又精彩的时代,能实现建筑和城市设计理想;今天又幸运地借文汇讲堂,把我个人在中国十几年工作的经验,及对城市的激情、抱负和大家分享,希望借此交流,使大家对城市的空间建设有一个更新的看法。
城市化的脚步让中国过去30年的城市建设推陈出新,未来10年将迎来60%的城市化率,我们的节奏、思维是否依然能快速?
上周,深圳纪念了特区成立3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大力城市化的30年。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9.92%,今年已达到47%。据统计,在全球范围,2009年平均已有50%人口进驻到城市,而美国是87%,日本为93%,欧洲90%。据专家估测,在2025年,全世界将有75%的人口来到城市和城市周边,中国的目标是未来10年达到城市化率60%以上。
在这场全世界范围的前赴后继的工业革命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城市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挑战:人口集聚导致了资源短缺,基础设施不足,自然灾害频仍,人类不得不召开“哥本哈根”会议寻求对策。
今天,中国经济总量超越了日本,跃居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迫使我们做更深入的思考,未来15年、30年,在艰巨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是否还要用同样的速度、同样的手法进行中国的城市建设呢?
我愿意以建筑为圆点、城市设计为半径,和各位交流我对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一些思考。
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给城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过快的速度也捅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建设主要着重于三个方面:基础建设、标志性建筑、大尺度建设。
基础建设是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必备基础,我们看到大量的公路、高速路、电力在城市里建起,它给人民带来了富裕,为城市增添了活力。2008年政府出台了 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放缓或者衰退中,保持了强大的活力。4万亿投资中大量用于基础建设,新建了长达445公里的高速公路,新建了2万公里的公路,新建了254个农村电站,新建了3万公里输电线,10万平方米的机场,有176个高科技产业项目,21万套和65万套为低收入民众提供的住宅。
当我们在享受快速发展的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真实地去面对一些负面影响。第一,资源浪费,尤其是使用率低下的“面子工程”,如城市远郊的地铁系统,如偏远地区和新建城市的机场。第二,环境污染。第三,人口过度增长造成住房供给不足、交通拥挤、医疗保障和电力供应短缺。第四,潜在的信贷危机。国家银行不断被要求向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贷款。第五,不平衡的城市化发展。有些地区因为难以获得资源,人口进一步流失。第六,贫富差距加剧。
标志性建筑的流行,曾是在高速发展时期中国渴望融入世界的自我认可的心理补偿
刚才提到著名的荷兰建筑师库哈斯,他留下了中央电视台这样的标志性建筑,这30年中,中国几乎成为所有国际建筑大师的实验工地,因为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家对标志性建筑有着渴望,或者说是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背后可能有这样一种无意识:只要能够把世界知名大师标志性的建筑安放在我们的城市里,就能代表我们这个城市已经接近了国际视野,能够成为被认可的国际性城市。
事实上,我们看许多世界著名城市的明信片,未必是标志性的建筑在主导城市的风格。许多城市是以城市的文化体,城市的滨水空间,或是精神风貌来主导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比如威尼斯的水城,位于纽约市中心区的中央公园,还有伦敦西区(即戏剧区)。所以,在建成了足够的标志性建筑的今天,我希望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不再以标志性建筑作为自我认可的方式和思维。
在追求最大和最快的大尺度建设中,是否留下了过多的粗糙的建筑和思维方式?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强调速度和规模的大尺度建设。中国人特别喜欢盖最高的楼,建最大的CBD,因此出现了很多超大尺度、超大规模,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开发项目。在短时间里完成大型工程,达成让人难以置信的建设成果,固然是人多好办事的集体力量和优势,但因为赶时间求速度,也出现了不少建筑品质粗糙、思维方式粗糙的项目,有的项目甚至没有经过仔细测量和研究,因而导致不少让人心痛的公共事件。
根据我的观察,现阶段许多建设,基本在遵循这样一种逻辑:
政府投资+大量公路、电力设施、大量机场、大量高科技园+更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促使我们冷静地思考:这样的城市是不是真的能够满足未来人口的需求,生态的需求,文化的需求?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上所出现的遗憾也是历史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只是未来30年如何去完成中国城市化进程呢?这是我们目前必须深刻反省和谋划的。
“境筑”更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协调,其核心是要从人的需求和尺度来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会有8个人口规模超过千万的大城市,新增占地超过50亿平方米的道路,有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有50000栋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将建成260个机场。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树立从建筑到“境筑”的观念。“境筑”含有四大要素,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境筑”有两层意思,环境的“境”和意境的 “境”。前者是由物理要素表现出来的建筑物,由生态、安全、美观或时尚、实用等共同构成;后者是能影响社会未来发展的软件建设,它的核心是以人的发展、需求为尺度,与周边环境构成一个和谐的互动空间。
人是精神的产物,因此,他所居住的空间必然要有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我们许多城市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变得千篇一律了,生生地割裂了城市的文脉,比如诸多的旧城改造。
其次,人是需要交流的动物,莎士比亚曾说过,城市即人。《经济学人》杂志信息部每年推出全球十大最适合居住的城市,评判的第一标准是可持续性,可持续性不仅仅指节能减排,是否宜居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以人为城市的主体,以人的安全、健康、幸福、宜居为中心去设计城市,它可能是慢的而不是快的,其经济的发展是稳定的而不是迅速的。在西方,银发族希望能够住到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空间里,那里有便捷的交通、购物、图书馆和学校,满足他们再学习的需求,也有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让人感到安全。中国也将面临老龄化社会,因此,在城市设计时,是否能有所借鉴呢?如果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就不会盲目发展大尺度空间。
“境筑”的另一个考量,是一定不能否定人的发展的需求,因此,要营造一个持续创新的空间,城市的设计必须关注到能否追求更长远未来发展的机会,为未来的经济繁荣做好基础建设铺垫。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全球竞争力的报告中评出了十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分别是瑞士、美国、新加坡、瑞典、丹麦、芬兰、德国、日本、加拿大、荷兰,中国排名第29位,比前一年上升了一位,12个竞争力要素包括从宏观的法律和行政架构,到微观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可以看出,要加强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境筑”也将为此做出贡献。因此,我主张城市工作者要有四个维度,一是设计(design),二是生态(ecology),三是经济(economy),四是规划(planning),即DEEP思维。
今天,我们要更深切地理解城市,不仅为我们,更为后代。因此我倡议城市工作者要追求“境筑”,而业界、学术界、媒体、政府机关也都应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改变观念开始进行多方面的协作,更科学地谋划我们共同居住的城市的发展。
听众提问
世博会让人们意识到景观设计的重要,但园区内有些好的设计关注度不够
提问:上海世博会正在举办中,请两位专家点评一下世博园区的设计。
乔全生:世博会看点很多,但是园区内部馆和馆之间的空地,其实并没有被作为景观特别来设计,所以导致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建筑本身或者各国家馆中的内容。另外,园区内滨江开放的空间有一些好的景观设计,但没有被很好地利用或者宣传。我觉得,好的景观是需要时间去和周围环境融合的,融合了才会成熟,快速建成的景观很难达到这个境界。
刘滨谊:世博会中景观占的分量至少超过50%。游人进园后,大量的活动都是在开放空间、世博主轴和进场馆前的排队空间中活动,这是属于景观设计的事情。
在炎热的环境中,对于自然风的需求、对于林荫的渴望、对于合宜天气的祈盼,让人们对以外部空间为代表的景观、风景园林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感受。通过世博会,全民的景观意识肯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上海有很多有意味的老街道,今后可改造得更精致
提问:以上海为例,既有新兴城区,也有低层高密度现状的风貌保护区。对于这种案例,我们如何设计出既有人性尺度,又符合道路设计规则的景观呢?
乔全生:老城改造,更多是主题式的,如英国。一方面需要跟建筑师配合,找到本身的风貌,以及建筑土地使用规范;另一方面是城市街道的改造。在西方,城市的风格不仅从城市的建筑,而且还从城市街道的风格中体现。现在国内这方面的意识还非常的粗浅和朦胧。
我们说做景观,往往就认为是仅把这条街的景观做出来。比如,西方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街道的剖面。剖面有宽有窄,如果宽,两面的建筑低怎么做,如果窄,两边建筑高怎么做,都很有讲究。做景观很重要的是人的尺度,先处理好人和空间的关系,再设计地面石材,设计灯和建筑的距离,等等。一个好的设计师,能拿捏好空间的尺度,创造一个不朽的空间;如果拿捏得不好,一旦科技进步,石材或颜色就会显得不合宜,这个街道就要拆掉重做,这是资源的浪费。而不朽的作品就是把人和空间、跟自然关系掌握得恰到好处,同时衬有文化的底蕴。
上海有很多非常有意味的老街道,比如桃江路,有悬铃木、梧桐树,街边个性小店比肩而坐,是非常精彩的意象组合。但是人行道的风格,灯具、座椅、招牌在设计上还没有精致化,这里有很深的学问。但新天地是不一样的,新天地是人造出来的一个舞台,是一个场景,只是一个戏剧化的场景,不是真实的生活。不应该把城市变成很多的迪斯尼,而是寻找怎么样用简单的方法把城市做得更精致,那是功力。
优秀的设计不在于来源于东方还是西方,美的东西都能被接受
提问:当中外对建筑的美学感受有分歧时,设计师如何平衡?
乔全生:一个美的东西,是东西方都可以接受的。西方人花很多时间在研究东方的美学观念;我相信你也研究了很多西方的东西。设计的来源与你是东方人或是西方人无关,而是生活环境里给你的启发和灵感。在学习的时候先打破东西方的框框,才能更放开地吸收各式各样的东西,最后自成一家。现在很多成名的东方大师,比如蔡国强的作品,很多人说他很东方,但是西方人接受起来也不困难。所以不用在意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年轻的时候各式各样的东西都要尝试。
另外,不要夸大设计师能力,他不能充当救世主。在成长中,要比较平和地看待社会的各种问题。不能割裂社会的复杂面,简单地认为这个专业能够脱离整个社会目前的状态。
凝聚团队中不同成员,薪水并非第一位,有共同的信仰才是核心
提问:您有一个庞大的团队,您是如何领导这种知识密集型的企业?
乔全生:营运管理汉化首先要遵守中国的劳动基本法。现在我在中国的团队有1400人,13年前只有10个人。团队在不同的时间段,成员需求是不一样的,重要的是当中的文化和信仰。有人说因为薪水的原因离开团队,这是假象,真正原因是你对这个团队没有依恋,或者不相信这个团队能给予你持续的创造力。所以今天我需要用文化和理念给团队持续的创造力。我个人对专业很踏实,我相信我工作出来的结果能够改变社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我把这个信念和热情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传递给团队,这是我的任务。
学习舞蹈的经历让我更好地体验意境,并用现代方法诠释传统文化
提问:乔先生曾向享誉国际的编舞家林怀民学过舞蹈,这对您的建筑理念有什么影响吗?
乔全生:学习舞蹈艺术陶冶了我的情操。舞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精华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寻找一个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这种方法对我的专业影响很大,很多时候我需要在短短15分钟的汇报时间里,把二三十人团队一个月两个月倾注精力做的项目,用最清楚、最准确、最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另一方面,舞蹈的意境帮助我找到中国元素。林老师的舞蹈告诉我如何用现代方法诠释传统文化。中国人可能更擅长表达历史的传承而不是当下的文化,这会造成中国现代文化的空白,我们应该避免。
景观不仅是植栽,更强调环境的人性价值,缺水城市也可有水景
提问:景观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对中国北方缺水型城市的建设有什么思路?
乔全生:刚才提到天津海河,其实天津是盐碱地,整个大天津地区只有200多种植物适合生存,素材有限。但是并不代表没有素材可用。我希望大家能够改变一个概念,不是说奇花异草就是景观,就是绿化。比如大雪后,面对黑白两色的大地,怎样创造景观?这时可以借助树枝和地上起叠的物体,再加上阴影和光影等等。景观不仅是植栽,我强调环境的人性价值。在任何一个城市,植栽都应该使用节水型的,缺水并不代表不能做好的景观,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刘滨谊:关于水,很多问题被忽视了。如果水体是污染的,那么实质上还是缺水,即水质型缺水。作为景观师,未来如何结合景观项目,把那些污染了的水变得洁净起来,将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
专业人士聚精会神做好每个作品,就是向大众无声传播“境筑”
提问:如何唤醒民众对“境筑”的热情,而非政府牵头、设计师参与,民众被动接受?
乔全生:在寻求市民意见时,最重要的是让市民知道怎么表达意见,这就凸现了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大家观光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都可以看到好的建筑和规划作品。做好项目是对大众的负责,当中需要媒体的帮助。我的态度一直很乐观,只要我们不断做出好的作品,这些好作品就能够被大家传颂,正如一首好歌或是一本好书。
刘滨谊:我赞同乔先生的观点。引导公众区别建筑的优劣十分重要。比如对这次外滩改造的评判,引发了公众的讨论,这是一种有效的建筑审美的传播和普及。
嘉宾对话 “境筑”是对前30年建设的评判,对后30年建设的期待
刘滨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景观学系博导、系主任)
从专业而言,乔先生推崇的“境筑”概念可以与人居环境学理论相联系。
广义来讲,人居环境学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单纯用建筑或城市规划语言来谈人居环境是不全面的,而是应该加上风景园林的三位一体。同时,除了传统的规划、设计的空间形态,人居环境学还倡导考虑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狭义地讲,“境筑”就是环境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结合。“境”字实为物质的环境加心境、意境。若把“境”的涵义引申,则会联想到景观学,我国称风景园林。这一学科将“境”分解到三个空间层面,即宏观的自然山水,中观的乡村田园及微观的生活居所。它不仅是简单的物质环境,更多的是精神和文化。从此意义而言,“境筑”既是对前30年建设的一个评判,更是对今后30年的期待。
放慢建设速度,通过创造价值来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乔全生:推行“境筑”理念面临的重要挑战是经济发展速度能否放缓。民众通常觉得放慢脚步会影响到经济成长速度。今天大型城市的建设水平基本以经济为指标。然而,经济上升的同时如何保障生态、文化等因素的平衡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实践。
但这也并非不可为之,创造社会环境并不需要以损失经济价值为前提,两者是可以兼顾发展的。
再者,未来城市的建设重点可能在城乡统筹,现在城市的发展不能以浪费或破坏郊区资源为代价,城市富强后也应让乡村富裕。今天的城市发展,其实是以动用郊区自然、人力、交通资源为支撑的,而资源的破坏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今天谈及旅游创造,应该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及智慧型培养,而不是用诸多的人为因素破坏环境。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兼顾可持续发展,兼顾生态环境。
从理论到实践,都必须重构建筑、城规、园林景观三位一体观念
刘滨谊:推行“境筑”的艰难,有与规划设计专业相关的原因,如优秀的传统经验和规划设计方法正在流失。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源自“风水”的自然科学部分。风水科学无处不在,如建筑布局应结合自然的通风、采光,才能利用大自然蕴含的巨大能量。传统的上海里弄房屋,夏季阳光照射少、通风,冬季迎合阳光、避风,都是符合风水原理的。但越来越多的当代建筑却忽略了这一点,标榜宜居舒适的小区,结果却是冬冷夏热,看似简单的优良传统,正在规划设计行业中失传。其次是政府主管部门观念失衡。经济第一,速度第一,其背后乃是规划设计观念导向的滞后。总以实体建筑为主,配以环境、生态、文化。重“筑”轻“境”,甚至有“筑” 无“境”。以“境”为主的项目建设,仍是“筑”字第一。第三是学科教育滞后,“建筑老大”观念始终不改。教育界有责任将三位一体的思想,建筑与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相互融合的理念传递给下一代设计师。
大学生更应全方位地吸收各学科的精华,多思考和想象
乔全生:现今国内业界仍有不足,没有很好的机制来调整,达到引导或监督专业水平的效果,因为急功近利,催生很多不良的作品。当然,这个社会是需要时间成熟的。改革开放30年,人力资源不足必然导致良莠不齐的状态。市场过热,会导致忙于应付项目而来不及冷静思考,施工前也没有严谨的设计。在国外,做项目需要放样,但国内没有,工艺粗糙也就在所难免。这是快速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演变过程,没有孰对孰错。以上海为例,今年的建设项目要比两年前优质很多,与10年前则不能同日而语,这已是在进步。
学校教育非常重要,毕竟这是未来设计人才的发源地。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实践的机会,但是更应侧重思考与想象,吸收饱满的知识,徜徉在思想的空间,或是接触不同的学科。建筑、规划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对音乐、文学、戏剧,甚至电影都有所了解。很多实践可能对设计本身要求并不高,但对其他因素反而有所要求,如有效沟通,与甲方、与上级部门沟通等。
刘滨谊:乔先生的批评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一者规划设计专业的大学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的需求;二者大学教育仍须走在思想理论的前沿。大学是出规划设计理论、出潜在实践人才的地方,应引领学科发展走在前沿。但目前教育界的思想理论滞后于实践,需要深思。
希望媒体、民众、房产商等各界人士都来关注城市生活空间的建设
乔全生:谈到关注生活空间的建设,我以为,需要更多人的不同角度,而非现在唯一的途径——房产广告。城市居民需要知道什么是好居所,什么是好居住空间,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等。媒体可以扮演这种角色,与市民建立密切关系,让市民的意见变成有力量的声音,选择自身可以接受的居住空间及生存状态。这需要专业界、学术界、房产商等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上海未来的建设要注意和周边卫星城的连接,并借人才智慧跳入世界城市的版图
乔全生:北京提出一个新口号——“世界城市”,探讨后奥运时代如何持续发展,让北京在未来20年能够进入世界城市的版图。现在全球只有几个世界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巴黎、香港。北京的世界城市蓝图,主要涉及基础设施,新能源,交通规划,滨水区规划,水资源利用等。
上海的未来目标是金融中心,未来的新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更好地连接周边卫星城市,彼此定位互相配套,包括周边郊区、苏州、无锡,甚至南京。二是精雕细琢城市的风格和品位,找到与生活及城市文化更好的结合方式,这是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是在人文素质和教育上,这才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风貌。传统的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口岸城市,上海人一直是“摩登”(Modern)、“时髦”(Smart)的代名词,所以未来的发展也是要时髦(智慧)的。让城市吸引更多的人才,以人才智慧为基础跳上世界城市的版图。
刘滨谊:今天谈及城市发展,多指城市中心区。其实在未来30年、60年、甚至100年的发展中,环境、绿化、风景园林、城市风貌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等“虚” 的部分可能更为重要。上海过去对市区环境绿化的建设力度很大,接下来将瞄准城乡结合部,以及更广阔的郊县乡村区域,扩展至整个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的陆域,甚至包括湿地水域在内的上万平方公里区域,这将是城市发展具有后劲的推动力。这种建设不同于城市中心的园林绿化,将以“绿地生态网络”为引领,进行生态保护、污染清理、植被修复、动物栖息地修复等。
(本版内容据8月28日文汇讲堂现场整理而成,实习生吴秀娟、李静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