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李迪华:自己的和本地的城市才可能是低碳的

admin 2010-05-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今天讨论城市化,经常会遇到一个词,叫“快速城市化”。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要问自己,我们还需要快速城市化吗?是不是需要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于是,我开始从与城市化有关的热点话题中寻找答案。
  今天讨论城市化,经常会遇到一个词,叫“快速城市化”。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要问自己,我们还需要快速城市化吗?是不是需要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于是,我开始从与城市化有关的热点话题中寻找答案。最终,我找到了三组与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关的三组关键词。

  第一组,城市化:西煤东送、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送、农民工、春运。

  当我们讨论中国城市化的时候,很快会发现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我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西煤东送、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送、农民工、春运成长的。东部地区应用这些财富吸引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到东部地区来,春节的时候他们又回到家中去探望父母、孩子,拜祭先人。我们还会发现,卷入到这样一个巨大的流动漩涡当中的人,他们的尊严受到了屈辱,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让我们的国人有尊严的活着,包括那些为东部地区城市化建设做出特别贡献的农民工们。

  第二组,城市化:上班难、上学难、交通堵塞、停车难,高房价,蜗居。

  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亲身经历着我们建立起来的城市的变化,他们的亲身感受放在一起就是这组关键词。显然,这样一个城市化的结果,其内部运行的是高能耗的,是高二氧化碳排放的。然而,我们还在为这样的城市化歌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呢?因为我们需要国民生产总值(GDP),需要巨大的GDP来维持这样的城市的运行,实际上维持这样一个高二氧化碳排放的城市能够继续运行下去。

  第三组,城市化:拆迁、外地人、本地人、自己、家园。

  当我们看到城市化过程中令人欢欣鼓舞的建设成果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家园在哪里”?不要以为生活在大城市里面的人,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园。其实不是这样。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每天都有老年人就在自己的家门口走失,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的老人们,当他们老了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家”找不着了。带着这样的对城市人的理解思考城市化,并且还要想着使城市变得更加低碳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应该是很沉重的和迷茫的。当前指导思想下建设的城市,不大可能有低碳城市。

  快速城市化的一个结果是,家园的消失和家园难觅,是所有人的尊严都受到屈辱。所以,我们应该思考,中国的城市化究竟要走向何处?于是,我重新组合上述关键词,并形成了自己对“低碳城市化”的一些见解——“自己的和本地的城市才可能是低碳的”。

  众所周知,城市依靠输入巨大的物质和能量资源来建设和维持,全世界都一样,中国也不例外。今天在此讨论的是面向未来的中国城市化道路,我的观点是世界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只有教训可以供我们参考。

  回到本次论坛“低碳城市化与行动”的主题,我们能够做什么呢?我相信,自己的和本地的城市才可能是低碳的,家在自己的土地上,和谐的文化城市中国才会出现。我建议的行动有两项。一是反思。反思世界的城市化经验与教训,低碳生活和低碳城市化是世界的新话题,没有国际和国内经验可供借鉴,但可以通过反思过去教训获得启示。二是从“零”开始探讨中国的低碳城市化,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化的实践,摸索城市化的中国经验,有朝一日把中国的实践经验输送到全世界。

  (注:李迪华系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学院副院长、助理教授)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