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崔海亭:关于圆明园生态保护的几点建议

admin 2005-05-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一、 圆明园景观的生态价值
  一、 圆明园景观的生态价值

  1.北京最古老、最大的人工丘-塘系统

  圆明园连同相邻的几座古典园林,是北京地区最古老、最大的人工丘-塘系统,它是圆明园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基础。 
 
  人工丘-塘景观,不仅是造园技法的创举,而且非常符合生态学原理。在低平地上掘土为塘,堆积成丘,改变了小地形,使光、热、水、气、土等生态因子在空间上重新分配,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小生境。另一方面,环绕池塘的土丘形成防护圈,成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物源区,而低处的池塘又成为水分、养分的“汇”。因此,人工丘- 塘系统具有防护功能较强,有利于能流、物流的会聚等特点,是一种集约型的景观结构。

  2.首都重要的生态廊道,生态安全的“战略要地”

  圆明园与西山山水相连,香山-红山口-颐和园-圆明园形成了山地与平原、郊区与城区之间一条重要的生态廊道。正因为如此,才使圆明园的动植物与北京低山地区的动植物具有某些相似的特点。这条生态廊道是维持首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战略要地”。

  3.独一无二的生态型遗址公园

  圆明园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古希腊的德尔斐、奥林匹亚和英国的罗马长城等世界著名的文化遗址,而是集历史文化与生态于一身,是城市里的“荒野地”(wildness area),是被人文景观包围着的自然、半自然景观。

  如何理解生态型的遗址公园?有三层意思:

  其一,昔日的“万园之园”,遗迹可辨、规模宏大、气势犹存,文化生态价值不可取代;

  其二,荒原、废墟历经一百多年的沧桑,大自然赋予它新的生命,已经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其三,圆明园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基础设施,成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大课堂。

  像这样的遗址公园,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能不能建设好生态型遗址公园,将是对北京市巨大的挑战。

  总之,搞园林建设应当有大生态观点,也就是要有战略观点。

  二、圆明园植被的特点

  1.植物种类丰富、生态类群多样

  据统计,圆明园共有高等植物327种,其中栽培植物约40种,自生高等植物287种,分属80科、206属。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计243种,占85%,木本植物有44种,其中乔木只有13种。多数为中生植物(58种),湿生植物有33种,水生植物41种。

  2.植被类型多样

  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 丛、灌草丛、草甸、沼泽、水生植物群落。上述植被类型镶嵌组合,构成了鲜明的三大植被景观:土丘丛林景观、湖岸柳林、草地景观和湖塘湿地景观。

  3.以人工林为主的森林植被

  圆明园已经无“山”不树,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是城市化地区景观稳定性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段。

  园内的人工林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栽种的,经过40-50年的生长演替,已形成半天然的群落,林下自生的灌木、草本植物丰富,一般有40-70种,都是北京平原地区的代表性种类。荒丘上已形成天然杂木林(由构树、榆、臭椿和元宝枫等23种植物组成)。

  4.显著的生态效益

  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创造了多种栖息生境:多水潮湿的小环境使圆明园两栖爬行动物比较丰富;水域、苇塘招来了一些小型水禽;大面积的灌草丛、荒丘和古建废墟草地昆虫较多,吸引了不少食虫、食谷的鸟类;大面积的人工林,使树栖鸟类增多;荒丘、低湿地,使小型兽类表现出喜潮湿环境的特点。

  据统计,圆明园有两栖爬行类动物12种、鸟类159种、兽类12种,与北京平原、山地的动物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5.受人为干扰较重,杂草植物多

  主要受到频繁的割草活动、长期的居住干扰和游客的践踏等影响。频繁的刈割活动使多年生植物(灌木、草本)遭到破坏、一年生杂草增多,另外,不断地割草,会造成养分的流失,最终是不利于林木生长的。

  三、遗址公园生态保护的思辨

  1.生态美与园林美

  崇尚自然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总的来讲,生态美与园林美是一致的,但有时可能发生冲突。例如,天然杂木林物种较丰富、多层结构,对于鸟类的生存十分有利,荒丘废墟上的植物,生自逆境、自然丛生、高低错落,衬托出浓厚的历史沧桑感。但是,园林管理者可能认为它“杂乱无章”,被列入淘汰的行列。又如,阴坡的甘菊、大油芒、北京隐子草群落和阳坡上的多花胡枝子、丛生隐子草群落,具有很好的生态防护功能,也十分美观,但却被园林管理者视为杂草每年都要割掉。

  我们不反对在一些公共活动空间布置一些草坪和花灌木,更不反对在有些成型遗址旁栽植起着点景作用的乔木、花灌木。但在圆明园的植被建设中,应提倡多用野生乔、灌木和多年生的天然草本植物。因为遗址公园应更多地表现自然生态美,不一定像一般公园那样打扮得花团锦簇,更没有必要铲除野生灌木和草本植物,改种草坪植物。野生草本、灌木适应当地生境,生命力顽强,与遗址公园的景观相协调,充满着自然生态美。天然植物,哪怕是一片杂草,都表现出生命的力量,代表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演替的生态规律,它们对青少年的启智作用是花坛、草坪所不能代替的。

  2.多样性与格式化

  植被的多样性应是园林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追求的目标。像圆明园这样的大型遗址公园,更要保持它的多样性,必须研究具体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小环境的特点,按照植物生态学规律,精心挑选与遗址公园相称的植物,作到“适地适树”、因地种植,配置得当。例如,福海北部、后湖一带有些洼地中,现在种了稠密的柳树,如果将它们恢复成湿地和草甸会更有魅力。另外,森林、灌丛、草地各有许多类型,应不拘一格。最主要是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遗址废墟的历史文化氛围相一致。

  格式化、单一化是时下一种流行弊病。要克服格式化就要考虑具体生态环境的差别,深入研究园林景观的历史文化特点。例如,在西洋楼景区,不一定要整体恢复西式园林,而是结合建筑废墟,分为若干景片,巧妙配置植物。苔痕斑斑的断柱旁,蛇葡萄、铁线莲或南蛇藤攀附而生;野生灌草丛衬托着几丛紫杉、几株西洋七叶树或花楸树,方显出历史的真实感。像颐和园那样把上百年形成的天然灌木和草本植物毁掉,一律种上草坪植物是不可取的。

  3. 真实性与完整性

  《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威尼斯宪章》和《奈良文件》都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圆明园的土丘、废墟、森林、草地、湿地、水体等景观要素好像棋盘上的棋子,构成了圆明园景观的整体。它们是历史的产物,体现了特殊的文化传统,有着特殊的形成背景和生态过程(人类的干扰过程、自然的演替过程)。

  西区的建设应充分吸取东部的经验教训,真正体现生态型的遗址公园的面貌。遗址公园中,生态建设的真实性并不体现在对上述景观组分进行全新的改造和重建上,重要的是保护昔日皇家园林的山水格局和荒废后的历史沧桑氛围。自然的才是真实的,也只有保护景观的真实性,才能体现遗址公园的完整性。

  4.持续性与稳定性

  虽然圆明园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于生态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原有的古树和园林植被已经破坏殆尽,近几十年人工造林树种比较单调、多半是速生树种、“大路货”,缺少地带性的乡土树种。

  近年来,国际上主张在城市中创建近自然林,即模拟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求维持园林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方面沈阳、上海已有试点经验。其实北京早已存在与近自然林相同的植被,我们称为半天然林。香山、颐和园、景山、北海和北大燕园已有上百年、几十年的半天然林,可以借鉴。

  圆明园内应结合实现《规划》,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逐步在原有的人工林中,加入乡土性乔木、灌木种,建设成针阔混交、乔灌草结合、成层结构、四时有序的近自然林。

  生态学研究证明,为了维持生态稳定,至少要保留10%的自然和半自然景观(即著名的“10%急需律”)。

  福海以西的待开发区是圆明园最为珍贵的生态资源,应当成为建设近自然林的重点区,以强化连通西山的生态廊道。除此之外,应尽力整修、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河湖水质,保护天然草地和灌草坡。

  到那时,才会真正形成“林瑟瑟,水冷冷,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的意境。到那时,一个生态型的遗址公园将是北京市献给2008年绿色奥运的最好礼物。到那时,它或许完全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我们迎接挑战吧!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