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伟:“鸟巢”VS绿色环保
马晓伟,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150年纪念广场、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东屿岛会址及酒店的景观设计者。曾在Sasaki Associates、HOK等多家世界著名的规划设计事务所工作。现任意格环境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9月16日,国家体育场(即“鸟巢”)钢结构工程首件钢构件——C13柱脚吊装就位,各大媒体都做了报道,一时间,久违了的“鸟巢”又成为了大家议论的热点话题。我还是要泼一盆冷水。
很多媒体报道,“‘鸟巢’通透的围护结构设计使得体育场内气流顺畅。”但是我们建筑师看到的是,一个开敞的透明的外壳,基本上不具备任何节能的措施。除去奥运期间的300余天中,在冬天,它是一个在呼啸北风中,一个巨大的冰冷的钢铁建筑,夏天,钢结构吸收大量热量,使之成为一个巨大的火炉。内部服务空间须完全通过内部空调来调节,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而对于“鸟巢”所大量选择的ETFE(乙烯四氟乙烯聚合物)薄膜,现在专家们也提出了颇多质疑。这种薄膜中国无法生产,其价格高达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而且ETFE薄膜的隔音效果非常差。我们花费巨大的代价去建造一个维护成本相当高昂的体育设施,还是选择做一个地道的好用的体育建筑,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
我本人曾经在HOK工作过几年,在美国,70%左右的体育场馆设施都是由HOK设计的。HOK公司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的多个设计方案竞标,也是非常努力,但是在这些竞标中无一斩获。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这家专业的公司一直设计的是一个实用的体育场馆,但是在那段时间,北京更多地追求一个历史性的标志,一个宏伟的纪念碑,而不是以建造一个合理实用的体育场馆为首要出发点。
在这样的一种价值标准下,中国的建筑设计正逐渐失去自身的风格,而走向标新立异的极端。
北京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但是在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取向上,却使人不由得对绿色环保备感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