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俞孔坚:营造理想居所的景观设计师

admin 2004-12-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俞孔坚对自然和土地有着无法形容的热爱和眷恋。他以“土人理念”设计的“土人景观”,多次在国际项目招标中获奖。如今的“土人景观”和



  俞孔坚对自然和土地有着无法形容的热爱和眷恋。他以“土人理念”设计的“土人景观”,多次在国际项目招标中获奖。如今的“土人景观”和世界最项尖的规划设计机构站在同一平台上,竖起一杆招展的民族大旗。

  “土者,五行居中,万物之本;为生命之象徵,……人者,虽为万物之灵,饱嚐自然之恩赐,往往不知所以;伐神木、饱嚐禁果,唯利是圆,毁神之伊甸。……’土人’者,替’天’行道,为’神’差使;天者,自然也;神者,地方之悠远文脉,……为自然而设计,为人而设计,亦为神而设计,以求、’自然-人-神’之和谐。”

  这段仿佛向天地祝寿的文字,就是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的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土人铭”。

  倡“土人理念” 营理想人居

  这位中国唯一的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有着深厚的国际经验,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SWA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集团和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从事景观规划、城市设计及GIS研究和实践多年。然而,“洋”经历丰富的俞孔坚却始终放不下心中的“土人”情结。

  俞孔坚一九六三年出土在渐江金华美丽的东俞山村。从小与山水为伴的俞孔坚,一九八零年考取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设计专业。临行前,母亲将一包村前的泥土放在俞孔坚的行囊里,从此,这包家乡的泥土陪伴着他走遍天涯海角。一九八七年,成绩优异的俞孔坚获得园林设计学硕士学位后,留在北京任教。在此期间,俞孔坚教学、科研均有不俗成绩,已是设计界小有名气的青年才俊。然而,俞孔坚作出了出国留学的选择。一九九三年,俞孔坚获得了景观设计专业最高学府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师从美国景观规划界最有名的权威斯坦尼茨教授,攻读景观规划博土学位。在哈佛的日子,俞孔坚得以与国际级大师近距离接触,开阔了视野和思路。还没有毕业,俞孔坚就被美国最著名的规划设计公司SWA聘请,主持、参与了近三十余项大的国际国内规划设计项目,并多次获奖。

  尽管在美国发展非常顺利,但俞孔坚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中国大地上设计出园林般的美好人居。俞孔坚曾多次回国考察,看到很多地方缺少规划,一片混乱景象,内心充满焦虑和使命感,这更促使他决定早日回国。

  一九九七年,俞孔坚毅然举家回国,带着“土人理念”,致力发展中国的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事业,营造中国人理想的居住环境。俞孔坚来到北京大学,创立了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一面开展前沿理论与方注研究,一面通过项目实践推动科研与教学。俞孔坚教授在国际上开创了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人的理想景观模式和反规划的理论,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著述颇丰。目前他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全项目:经济快速增长地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和可持续城市水系设计的景观生态学途径。近几年,俞孔坚先后应邀在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希腊、斯洛维尼亚、日本、香港及内地几十个大学、研究机构和省市级政府讲学,并担任中国多个省市政府的城市建设高级顾问。

  创景观新论 建白话城市

  将“景观”感念引入中国的俞孔坚,带动学界一大批人投身中国景观设计研究。他还同时把“天地-人-神的和谐”新设计理念引入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向传统发起挑战,在业界掀起了一次“革命”。

  为了理想,俞孔坚走遍了大江南北。然而,所到之处,却令俞孔坚感到痛心:“欧美早年盛行的城市’化妆运动’正在各大小城市流行。恢宏气派的景观大道和城市广场背后之遥,却是弥漫这恶臭的垃圾堆,千顷良田被割为’开发区’而后被撂荒或做成无人光顾的硬地广场……这些都只是一种表面虚假的繁荣,充斥着暴发户意识和小农意识,缺乏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缺乏—通人的需要和体验的关注。

  俞孔坚认为,现代城市的主人是人,新型城市是为人设计和建设的,实际上是一个放大的家园,服务设施应有,青山绿水温馨舒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他主张:“城市规划要请’长官意志’走开,注意避免把城市建成’市长的城市’。”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俞孔坚提出了“反规划”理论。他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急速的城市化时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个具有高容量的市政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城市的健康和可持依赖于一个大地生命系统。这个生命系统能经久不息地为城居民提供免费的生态服务,如新鲜的空气、食物、安全、健康保障、艺术灵感、生理与心理的再生等等。而在城市快速建设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这个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和建设,这是目前中国人地关系危机和国土安全危机之要害。要实现这样一个生态基础设施,市长们的首要任务是必须知道哪些地方是不该建的,而我们的市长们和规划局长们整天关心的是建设什么。所以应该制定另一套方法来禁止人干什么。“反规划”理论,并不是不做规划,而是做一个反过来进行城市规划的方法论,是先做不建设规划、先进行土地的生态格局研究,做出一个城市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再去考虑城市的建设规划。俞孔坚正将此理论在浙江台州付诸实践,如今台川的官员打算为此立法。这将对未来的中国城市规划影响深远。

  俞孔坚率先提出了景观安全格局论点研究,他对笔者解释说:“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就是如何用最小的投入,建一个最有效的可持续生态空间。即如何抓住城市危机问题的关键点,比如防风沙在哪里植林最经济有效,防火首先应切断的火路在哪等一系列的研究。”这个理论在国际学界得到了极高评价。

  俞孔坚的学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他的理念和现在的很多设计思想相抵触,论战成了俞孔坚的家常便饭,对此,他看得很达观:“这个时代给每个人的烙印,要改变需要一段时间。我要做的就是从观念上为他们扫清障碍。”

  视观念变革为己任的俞孔坚,希望续倡“五四”精神,将新文化运动进行到规划设计预域,呼唤设计学的白话运动,山话的建筑、白话的景观和白话的城市——回到科学与埋性,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

  产学研结合 化人地危机

  “取名’土人’是为解决两个危机,一个是民族身份危机,一个是人地关系危机。”俞孔坚教授自称“土人”是出于一种使命感。“在城市化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遭遇着空前的危机。这种危机体现在景观的社会和文化个性的丧失,生态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丧失。如城市广场和建筑失去地方个性,河流和山水的自然系统被破坏。这种危机反映了设计师的傲慢态度,即三个不尊重:不尊重自然、不尊重人、下尊重’土地之神’。”

  “但是,边缘上的中国景观也充满创新机会,这种创新决不是寻求刺激和新奇,而是来源于谦虚的态度,即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土地之神’”。这正式俞孔坚“土人理念”的出发点。“土人就是土地和人,人和土地和谐相处。’土人理念’的精髓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土地与人的和谐。”

  俞孔坚认为用新理念化解人地危机的根是人才,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大批杰出的景观设计人才,才可能使他的设计理念真正实现在中国土地上。刚回国时,俞孔坚坚持曾对自己专业的教学研究有非常多的设想,他想全方位地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奖励优秀的学生和助手,发展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但是,北大为他提供的十万元经费,在购买了一部机器和几套软件后就已经所剩无几了。体谅学校的难处,俞孔坚决定自力更丰,创办一个提供景观设计服的实体——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为自己的科研教学筹集资金。

  在“土人景观”的作品里,有着鲜明“土人”烙印。在把广东中山粤中船厂改建成中山岐江公园的过程中,俞孔坚提出了一个个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不可思议的设计思路:以造船厂为主题,保留部分机械设计及厂棚,把一些齿轮、机器甚至铆钉作为道具,四周种上野草,建立一个工业主题公园,唤起人们对英雄主义年代的追忆。这为“土人”景观赢得了二零零二年度美国景观设计学最高奖(ASLA,Honor Award)。

  “土人”还在美国赢得了被誉为“世纪大开挖”的波士顿开挖项目,成功进军国际市场。二00三年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和中心景观设计国际竞赛三人入选优秀方案中,“土人”是唯一的“中国制造”。如今的“土人景观”和世界最顶尖的规划设计机构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竖起了起了一杆招展的民族大旗。

  短短五年间,“土人景观”多次在国际项目招标中获奖、中标,荣获二00一年国家首届人居环境奖,中国建筑艺术奖(二00三),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二(二00四)等多项殊荣。俞孔坚成功实现以产养学,他拿山一百万元设计了学科基金,并正在为筹建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学院大楼而奔忙。

  执着真性情 原是一“土人

  自认性格偏向艺术家类型的俞孔坚,有着率直、冲动、正义和追求自由的热烈,但同时,理性的因素也使得他得以在困境中忍耐、坚持下来。而“坚持”是他的人生格言。他坚持信念,不受哪怕是一时一刻的金钱促使。俞孔坚创业五年来,始终坚守自己的土人理念,理念,这种坚持成了土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忙碌的俞孔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和教学上,而设计则是他认为最轻松愉快的事,因为创作的灵感总是那么自然的流泻而出。

  俞孔坚坦言自己对自然、对土地有着无法形容的热爱和眷恋。“有时候出差到外地,见到大片高高的野草,我会忍不住跳下去拥抱它们,我甚至愿意就那样生长在它们中间,无休止地时时刻刻体验它们的美丽和美妙……”

  妻子吉庆萍是他的大学同学,贤淑美丽。她的专业不亚于俞孔坚,但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而甘居背后,默默帮俞孔坚打理企业,教育一对可爱的子女。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